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道德经有名句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你豁然开朗的句子?一句话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道德经里最有名的句子”的进一步信息将为你提供更全面的视角,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写作的支持与鼓励!
1、形神俱朗,不知其门而寻之。
2、建言不立,辞色可畏。这句话提醒人们在发表言论和建议时要谦虚慎重,避免辞色过激和造成负面影响。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观其所以,观其所由,观其所安,观其所存,观其所亡。这句话教导人们要用观察的眼光去审视事物的起因、根本、安定、存在和消亡,以获得对道的深刻理解。
5、无为而无不为。这句简洁的话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即以无为的心态和平衡的行动来达到真正的无为而不无为。
6、刚弱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句话探讨了事物间的对立统一和相互关联,认为在相对的对立中可以实现和谐与发展。
7、形神俱备,天地之德。这句话探讨了形与神的和谐,指出了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共通之处,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外一致的道德品质。
8、待人知己,韬光养晦。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强调了通过学习和修行来增长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修炼道德要持之以恒。
10、力足以御强,行足以避忧。
11、天天还订单,知道天天明。不知道,常闹凶。知道长荣,荣是众,众是众,众是众,众是天,天是道,路是长,身无危险。
12、深痛自我傲,深幸众人拙。
13、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段话指出了美与恶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人们的主观评价和社会观念对美恶判断的影响。
15、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的开篇第一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道的无法言说的本质和道德经的独特性。
16、寡欲者安,多欲者困。
1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句话教导人们要重视根本因素和内在修养,避免被外界的激情和浮躁所影响。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句话教导人们以谦虚、简朴、内省的态度面对贤士、宝物和欲望,以避免社会纷争和道德堕落。
19、被国家挟持就是成为国家的主人。
20、即物穷理,通人达道。
21、淡然天地之间,感恩人类之情。
查看更多>>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2、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7、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9、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1、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
查看更多>>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9、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
查看更多>>道德经经典名句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5、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译文] 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纺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10、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读《道德经》让我顿悟的经典句子
1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最大的祸害是不知
查看更多>>